从“中间物”意识的角度,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翻译家鲁迅的翻译思想、翻译实践等方面进行阐发,有助于我们认识鲁迅以翻译为途径,在中国文学、文化现代性追求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助于我们理解作为开拓者、探索者的翻译家鲁迅在思想发展、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摇摆变化、矛盾错误或意气用事之处;也有助于我们从历时的角度去观察鲁迅与历史和未来的关系,从而为其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重新评估。本文试以鲁迅早期翻译方式的变换为例,对鲁迅这一阶段的“中间物”意识进行阐发。 To explore issues in the translation thoughts and practices of Lu Xun by combining the so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 and his “intermediate” consciousness is helpful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t role he played in pursuit of literary and cultural modernity, to understand the oscillation and conflict Lu Xun, a pioneer and explorer, experienced in thought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s, and to conduct a diachronic observ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u Xun and history and future. A re-evaluation of Lu Xun’s positi...
陸羽(七三三-八〇四年?)は、唐代の茶人・文化人である。さて、私は、これまで陸羽『茶経』などにみえる陸羽の茶事に関心を持っていたが、現在『陸文学自伝』にみえる陸羽像や他書に記載される陸羽の事跡、伝承に...
翻译与社会现象紧密相关,译词可影响社会意识形态,译者身处的背景与社会形态也会控制译词的产生与传播,因此两者间是相互制约的。本文将翻译与社会的关系放置到新加坡语境,研究新加坡华语中极具代表性例子“乐龄”...
本文以1950年代到21世纪中国大陆历史文化语境为背景,从三个阶段观察韩素音的译介活动、译介观,即第一阶段:1950-1970年代:“冷战”格局下对中国社会与国家领导人的译介;第二阶段:1980-19...
魯迅はたいへん多くの著作を残したが,彼はまた著作の量にほぼ匹敵する翻訳も残している。この論文の目的は魯迅における翻訳の意義を考察することにある。本稿では魯迅が実際に翻訳を行う前段階の時期,その中でも特...
鲁迅「硬譯」的翻譯方法是其翻譯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這一翻譯現象的解讀若僅局限於傳統翻譯研究中語言層面「忠實」、「對等」的批評方法,顯然過於淺顯和表面,因為這一批評方法忽視了「硬譯」背後豐富的文化內涵...
黄健,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卢姗,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中文摘要】鲁迅提出的“立人”,是他认真审视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审视中国人的生存境况和现代遭遇,以及在认识和把握中国与世...
前稿(「大阪教育大学紀要」第38巻第2号)では,魯迅が外部世界及び外国に目を向けるきっかけとなった出来事と黎汝謙の翻訳「華盛頓傳」とを通して,魯迅と翻訳との関係を考察するきっかけの糸口を見出だそうとし...
俞兆平,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摘要】抱着启蒙主义、改良人生的宗旨投身文学的鲁迅,秉持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但学界在论述中多把它视为静止、孤立的形态,而忽略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具体...
百年前鲁迅的东渡日本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空间转移".他在日本的思想发展是以民族主义为起点,并产生如下问题意识,即如何既要批判东方传统促进民族的现代化,又要对西方现代化...
The works of Lu Xun were introduced into Japan in 1928. About 1930,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
鲁迅与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坛上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是启蒙主义派,另一位则是浪漫主义派。两人文学观虽说是确实相差甚远,但本文从疾病叙事的角度出发,通过两位早期小说的比较来探讨其中的同于不同。首先,本文...
本稿は,魯迅における翻訳準備時期の最後として,前稿(「大阪教育大学紀要」第39巻第2号)で扱った厳復『天演論』に続き,林ソの翻訳小説と,及び梁啓超の創刊した『清議報』『新小説』に掲載の翻訳小説と魯迅の...
《雌木兰代父从军》(以下简称《雌木兰》),是由徐渭以《木兰诗》为基础所创作的明代著名杂剧。《雌木兰》与徐渭其他三部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女状元辞凰得凤》并称为《四声猿》。此剧无论...
]研究者主体姿态的不断调整,是研究本身深入发展的关键.新世纪的鲁迅研究,除了学术自身的发展突破外,更需要一种改造和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精神的现实迫切感,需要强化研究者真正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鲁迅研究...
鲁迅的"弃医从文"包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家族文化的背景对鲁迅的精神发展产生很深刻的影响,奠定了鲁迅后来的人生理想与方向。而留学日本,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他以自由、开放的心态改造、整合中外文化。...
陸羽(七三三-八〇四年?)は、唐代の茶人・文化人である。さて、私は、これまで陸羽『茶経』などにみえる陸羽の茶事に関心を持っていたが、現在『陸文学自伝』にみえる陸羽像や他書に記載される陸羽の事跡、伝承に...
翻译与社会现象紧密相关,译词可影响社会意识形态,译者身处的背景与社会形态也会控制译词的产生与传播,因此两者间是相互制约的。本文将翻译与社会的关系放置到新加坡语境,研究新加坡华语中极具代表性例子“乐龄”...
本文以1950年代到21世纪中国大陆历史文化语境为背景,从三个阶段观察韩素音的译介活动、译介观,即第一阶段:1950-1970年代:“冷战”格局下对中国社会与国家领导人的译介;第二阶段:1980-19...
魯迅はたいへん多くの著作を残したが,彼はまた著作の量にほぼ匹敵する翻訳も残している。この論文の目的は魯迅における翻訳の意義を考察することにある。本稿では魯迅が実際に翻訳を行う前段階の時期,その中でも特...
鲁迅「硬譯」的翻譯方法是其翻譯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這一翻譯現象的解讀若僅局限於傳統翻譯研究中語言層面「忠實」、「對等」的批評方法,顯然過於淺顯和表面,因為這一批評方法忽視了「硬譯」背後豐富的文化內涵...
黄健,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卢姗,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中文摘要】鲁迅提出的“立人”,是他认真审视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审视中国人的生存境况和现代遭遇,以及在认识和把握中国与世...
前稿(「大阪教育大学紀要」第38巻第2号)では,魯迅が外部世界及び外国に目を向けるきっかけとなった出来事と黎汝謙の翻訳「華盛頓傳」とを通して,魯迅と翻訳との関係を考察するきっかけの糸口を見出だそうとし...
俞兆平,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摘要】抱着启蒙主义、改良人生的宗旨投身文学的鲁迅,秉持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但学界在论述中多把它视为静止、孤立的形态,而忽略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具体...
百年前鲁迅的东渡日本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空间转移".他在日本的思想发展是以民族主义为起点,并产生如下问题意识,即如何既要批判东方传统促进民族的现代化,又要对西方现代化...
The works of Lu Xun were introduced into Japan in 1928. About 1930,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
鲁迅与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坛上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是启蒙主义派,另一位则是浪漫主义派。两人文学观虽说是确实相差甚远,但本文从疾病叙事的角度出发,通过两位早期小说的比较来探讨其中的同于不同。首先,本文...
本稿は,魯迅における翻訳準備時期の最後として,前稿(「大阪教育大学紀要」第39巻第2号)で扱った厳復『天演論』に続き,林ソの翻訳小説と,及び梁啓超の創刊した『清議報』『新小説』に掲載の翻訳小説と魯迅の...
《雌木兰代父从军》(以下简称《雌木兰》),是由徐渭以《木兰诗》为基础所创作的明代著名杂剧。《雌木兰》与徐渭其他三部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女状元辞凰得凤》并称为《四声猿》。此剧无论...
]研究者主体姿态的不断调整,是研究本身深入发展的关键.新世纪的鲁迅研究,除了学术自身的发展突破外,更需要一种改造和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精神的现实迫切感,需要强化研究者真正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鲁迅研究...
鲁迅的"弃医从文"包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家族文化的背景对鲁迅的精神发展产生很深刻的影响,奠定了鲁迅后来的人生理想与方向。而留学日本,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他以自由、开放的心态改造、整合中外文化。...
陸羽(七三三-八〇四年?)は、唐代の茶人・文化人である。さて、私は、これまで陸羽『茶経』などにみえる陸羽の茶事に関心を持っていたが、現在『陸文学自伝』にみえる陸羽像や他書に記載される陸羽の事跡、伝承に...
翻译与社会现象紧密相关,译词可影响社会意识形态,译者身处的背景与社会形态也会控制译词的产生与传播,因此两者间是相互制约的。本文将翻译与社会的关系放置到新加坡语境,研究新加坡华语中极具代表性例子“乐龄”...
本文以1950年代到21世纪中国大陆历史文化语境为背景,从三个阶段观察韩素音的译介活动、译介观,即第一阶段:1950-1970年代:“冷战”格局下对中国社会与国家领导人的译介;第二阶段:1980-19...